据莱芜日报报道,2月20日,记者从市司法局获悉,全市“金牌律师”创建活动圆满结束。张明等20名执业律师入围“金牌律师”公示名单。5天公示期内,没有收到任何举报投诉,20名入围律师顺利当选全市“金牌律师”。
2016年下半年,根据市委、市政府部署和市委改革办的要求,市司法局、市律师协会在全市律师队伍中启动“金牌律师”创建活动。活动开始阶段,市委改革办将“金牌律师”创建活动列入了《2016年全市重点改革任务(30项)》之中,市司法局、市律师协会联合出台了《关于在全市律师队伍中开展金牌律师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》。全市律师积极踊跃报名,市司法局和市律师协会严格对照评选条件对申请人进行了资格审查,确定了“金牌律师”候选人。
评选活动部署周密,凸显公平、公开、公正。第一阶段是投票。在《莱芜日报》、莱芜日报微信客户端连续7天刊登了“金牌律师”候选人个人事迹材料,采用《莱芜日报》纸质投票及微信客户端投票等方式,面向社会发动群众广泛关注,进行投票评选,共收到报纸投票1242张,网络投票近10万人次。在市委政法委、市中级法院、市检察院、市司法局等7个单位,面向政法干警发放选票296张,收回选票296张。第二阶段是考察。由市司法局各科室组成考察组,利用一周时间,到参与活动的律师事务所,对每一名候选人业务档案归档、参加专业知识培训、公益法律服务等情况进行了现场考核、现场打分。第三阶段是评审。由市司法局政治部和公律科负责人、各区司法局律管科长及市律师协会奖惩委员会成员共9人组成专家评审组,对“金牌律师”候选人进行了评审推荐。第四阶段是公示。经过严格的统计选票、计算得分、评审推荐,最终评定。
自开展“金牌律师”创建活动以来,全市律师积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,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,自觉履行社会责任,积极投身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中,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当事人合法权益,积极参与到“百名律师包千村”和法律援助工作中来,在全市律师队伍中形成了争先创优、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,为推进全市律师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2016年,全市律师共办理法律服务事项1.7万件,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